以民政文化建设为抓手 推动队伍“德能勤绩廉”建设
时间:2013-08-22【打印页面】【关闭页面】
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,“文化是民族的血脉,是人民的精神家园。”对于一个集体来说,文化是旗帜,是方向,是境界,是形象,是凝聚集体的核心力量。如何用民政工作特有的文化来凝聚全体干部职工的意识,加强文化建设,不断挖掘文化在队伍建设中的作用,用文化凝聚人、陶冶人、培养人、激励人,增强集体凝聚力和战斗力,推动干部队伍建设,是一项重要的课题。
一、凝聚核心理念,推动队伍“德”建设
民政文化源远流长,从西周的“敬天保民”、唐宋的“安民立政”到清代的“为民治事”;从建国初期的“上为中央分忧、下为百姓解愁”,到新时期的“以民为本、为民解困、为民服务”,再到今年北京市民政局提出的大民政核心理念“民本、务实、平等、奉献”,都是民政文化的时代表征。民政文化建设要秉承文化传统,发扬时代精神,通过专题研讨、集体学习、宣传展览等多种形式,组织干部职工理解、把握民政文化核心理念,发扬“孺子牛”精神,培育民政人共同的理想信念,增强为民服务、为民解困的意识,为大民政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。还要进一步发挥共青团、工会的职能作用,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、学习参观及其他文体活动,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干部职工的素质修养,强化团队精神,增强凝聚力。通过一系列持续的文化建设,提高朝阳民政人的思想道德素质,充分展示民政为民的良好形象。
二、营造学习文化,推动队伍“能”建设
学习是创新的不竭动力,要注重营造学习文化,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工作能力。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引领,不断探索学习型机关建设的方法和途径,努力形成创造活力竞相迸发、创新人才大量涌现的组织环境。一是建立学习制度,通过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、专题讲座、党员干部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,不断把学习引向深入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,学以致用,用以促学,引导党员干部用党的理论武装头脑、指导实践、推动工作。二是注重调查研究。通过开展工作研讨、参观考察等活动,深入了解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和新要求,掌握民政事业发展中的瓶颈和制约性问题,从而寻求更好的解决办法。三是充分整合学习资源。进一步提升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,开拓干部的工作视野,加强学习培训资源的整合力度。在培训内容上力求丰富,涵盖民政局的各项业务工作,还要包括政治思想、职业道德、行政事务、公共管理知识等。例如,邀请民政部办公厅主任、新闻发言人王来柱为“朝阳民政大讲堂”进行授课;在第一批科级后备干部培训班中,首次引入体验式拓展项目,将心理调适、领导方法与艺术、科级干部应具备的素质等课程纳入培训内容。在培训形式上力求多样,有集中、分批、专项,有专家讲座、外出调研、理论研讨等多种形式。
三、崇尚奉献文化,推动队伍“勤”建设
奉献是民政工作的应有之义,做好民政工作尤其需要有无私奉献、淡泊名利的精神。将奉献文化与队伍“勤”建设紧密结合,营造崇尚奉献、勤勉工作的浓厚氛围。一是开展“推优树典、争当民政之星”活动。以“工作一流,群众满意”为标准,开展“民政之星”争创评比活动,大力发掘宣传民政系统党员干部在服务发展、服务群众、服务社会中的典型事迹。“民政之星”每季度评比一次,由各部门在季度讲评时上报本部门参评“民政之星”的事迹和人物,要求有较详细的事迹材料。对事迹典型突出的,在局简报和朝阳报专版予以刊登。同时积极组织全局人员通过参观、交流等形式学习民政系统的先进典型。例如,2012年7月,邀请首都民政队伍核心价值观宣讲团来我局进行宣讲教育,宣讲的感人事迹使全体干部职工受到了深刻的震撼和教育,进一步增强了勤勉工作、无私奉献的意识。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。如践行“雷锋精神”系列活动,党员干部积极为民服务,增强了为民服务的能力,树立起民政人的良好形象。同时,积极响应区直机关“千名干部下基层”号召,与街乡、与残疾困难家庭结成帮扶“对子”,定期走访慰问,帮助基层、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。局相关科室和事业单位,还深入基层开展“民情大走访”,通过召开座谈会、走访困难群众和民政对象,听民声、查民意、解民困。
四、导向务实文化,推动队伍“绩”建设
求真务实、脚踏实地是做好民政工作的基本要求。注重日常工作中的务实文化导向,要求干部职工在实际工作中要着眼于人民群众需求,把群众诉求作为第一信号,着力推动问题解决,科学施策民主施策,让惠民举措真正惠及百姓。
以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为切入点,完善工作机制,加大考核力度。一是根据全年工作目标,对重点工作目标进行分解,明确责任领导、责任科室、责任人及完成时限,并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一起,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。二是以党政一把手为组长,各主管局长、科室负责人为组员,成立行政效能监察工作领导小组,制定双百考核工作方案,加强对双百考核工作的领导和督促,小组成员群策群力,充分发挥作用。并将综合行政效能情况纳入局目标进行管理,列入年终考核评比。三是对列入区政府折子工程项目和行政效能监察项目的工作,采取每季度报送项目进展情况的方式,进行跟踪监察,对立项的效能监察项目,重点采取会议通报、集体督查的方式进行监察,确保所立项目按时保质保量完成。
五、牢抓廉政文化,推动队伍“廉”建设
始终强调廉洁自律,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设。思想上,树立正确的人生观、世界观和价值观,工作中,坚持“一岗双责”制度,层层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,扎实开展党风廉政教育,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范工作。班子成员以身作则,严于律己,把自我监督和组织监督、自律和他律有机结合起来,不断提高拒腐防变能力。
不断延伸廉政风险防范覆盖面。进一步将风险防范工作延伸到各部门、各岗位、每个人。督促各部门、科室对自身风险点、防控措施完善专门台帐。对“三公”经费支出严格按照相关财务制度执行,坚决杜绝公款吃喝、旅游及其他高消费现象。进一步巩固公车和小金库专项治理成果,完善相关制度,形成长效防范治理机制。
清理确认涉权事项是朝阳区“四四五五四”廉政风险防控的一项重要措施。我局被列为六个试点委办局之一,扎实开展了清理确认涉权事项试点工作。确定了“严格、准确、细致、管用”的八字准则;建立了“谁分管,谁负责”的责任机制;确立了“小事不纠缠、大事不放松、能量化则量化”的工作方法。发挥统筹协调作用,结合我局实际,细化八个步骤、五个重点环节,提出“三结合三做到”的基本思路,制定了工作方案,编制了相关要求,现共清理确认我局涉权事项238项,编制流程图120张。同时,组织完成街乡涉权事项审核反馈工作。
加强对干部的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。严格执行《干部任用条例》,不断健全和完善科级干部公开竞聘上岗制度,落实党员和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、参与权、选择权和监督权。把监督贯穿于干部培养教育、考察考核、选拔任用、日常管理等各方面。认真落实党员领导干部诫勉谈话、警示教育、述职述廉、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。完善科级后备干部培养制度,加强科级后备干部储备管理和业务知识培训,根据干部自身特点安排挂职、代职,通过承担急、难、险、重专项工作任务等多种方式不断增长才干、提升能力。
六、下一步工作思路
一是进一步完善清权确权工作。下一步,将重点做好四项工作:组织做好全区街(乡)民政业务职权目录审核工作;进一步完善本级权力运行流程图,查找廉政风险点位并制定廉政风险防控措施;将职权目录、权力运行流程图、廉政风险防控措施编印成册;逐步推进权力运行公示公开,进一步完善权力运行规范化、透明化的长效机制。
二是进一步加强会议培训统筹。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主要有两个途径,一个是实践锻炼,一个是教育培训。根据局会议培训统筹实施办法,政工科自年初以来对全局各科室的会议进行了全局统筹。下一步,将重点围绕以下方面下工夫:在培训成效上力求有所提升,建立、完善相应的反馈制度,以经常性督查、随机抽查等多种形式,及时了解会议、培训工作开展的情况,真正使培训富有针对性、时效性。
三是进一步健全科级后备干部培养管理制度。不断完善《朝阳区民政局科级后备干部管理办法(试行)》等制度文件,加强科级后备干部储备管理,从后备干部教育培训、日常培养、工作锻炼等方面进一步改进完善。拟准备每年进行至少一次培训,目的是提高干部素质,督促他们在本职岗位上发挥带头作用。
四是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。首先要加强教育培训,提高干部队伍思想政治素质。其次要加强内部管理,用制度确保干部队伍战斗力。再次是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,进一步“推优树典”,弘扬民政精神,树立民政品牌。最后要加大团结协作力度,增强干部队伍凝聚力。支持群团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,增进职工感情、加强沟通交流。充分发挥机关工会、共青团和妇女组织的积极作用,开展多种文体活动,以活动联络感情、沟通交流。关心干部职工生活,解决干部实际困难,不断完善关爱干部职工的长效工作机制。
朝阳区民政局政工科
二0一二年八月